「超日常」的展覽實踐—訪談策展人張君懿(下)



策展人/張君懿

問:這本小說《翻牆者》除了在展覽中串起了一個隱形的聯動關係外,小說在展場中通過三種不同形式被呈現出來:太空艙般的「閱讀膠囊」、文字碑形式的「翻牆指南」以及類白色臺座的「超日常衛星站」。這三種形式的發想為何?

張:作為一位藝術家與策展人,在一個以小說為起點的展覽裡,緊接而來需要面對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就是:該如何把這本以文字為載體的小說放入美術館的脈絡?該如何在展場中呈現這本小說?因為對我來說,這本小說在這個展覽中已經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件作品,所以我必須思考如何讓這本小說有別於書店或圖書館架上可販售或流通的書籍。

閱讀膠囊
於是我提出了三種不同的閱讀和展呈形式,第一種名為「閱讀膠囊」的形式,是位於展場參觀動線上的第一件作品。這是一個專門為《翻牆者》紙本書打造的閱讀空間,裡面放置了五百多本《翻牆者》紙本書,這些書被「封存」在展牆裡面,和空間一起建構起來。現場同時放置了三本可供閱讀的紙本書,以及駱以軍親自朗讀的小說有聲書。這個空間設計的原初構想來自於小說,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某些有關空間描述的文字讓人印象特別深刻,比如文中曾提到一個「膠囊般的夢境」,引發我產生一個白色橢圓形膠囊造形的空間意象。我希望這個閱讀膠囊空間可以製造出一種內外的關係,從這個空間的外側來看,它像是從一個膠囊切半而成的剖面,當觀者進入膠囊空間內閱讀、聆聽小說文字時,就像被包覆在作品空間的內部,其他觀者可在空間的外部,也就是在不可視的另一半膠囊的那一側,看到這個膠囊內正在閱讀小說文字的閱讀者。張君懿X駱以軍,《翻牆者》之「閱讀膠囊」

張君懿X駱以軍,《翻牆者》之「閱讀膠囊」。

張君懿X駱以軍,《翻牆者》之「閱讀膠囊」。

翻牆指南
同時我從小說中擷取了十二個描繪空間意象的句子,以文字碑文的形式,散佈在展場之中,讓這些文字重新回返到展覽場所之中,我名之為「翻牆指南」。我希望小說裡那些描寫場所空間意象的文字再回到它原本生發之處,串連出一個「展場-文本-作品」的折返。我剛剛提到,當時在帶駱以軍場勘時,和他談到了關於場所的歷史背景以及曾在此發生的作品,而那些話語敘述後來巧妙地揉合在小說家的作品中,並且轉化成非常詩意的文字,但也許駱以軍在書寫小說時,並沒有意識到那些字句究竟對應哪個空間或哪件作品,但我記得那是在何種話語情境下產生的文字。於是,我在《翻牆者》中重新發現那些描述展場空間的文字,而與此次與雙年展同時進行的「美術館視覺辨識系統」結合,製造出十二組形式相應的文字碑,將它們分佈在展場的巷弄空間,讓文字重新回到它誕生的場所。

張君懿X駱以軍,《翻牆者》之「翻牆指南」

張君懿X駱以軍,《翻牆者》之「翻牆指南」

張君懿X駱以軍,《翻牆者》之「翻牆指南」

超日常衛星站
另外,去年策劃「空氣草」時,我透過一些行為和表演的作品形式,希望把更多校外的觀眾帶到「有章藝術博物館」和「北區藝術聚落」看作品。而今年策劃「超日常」時,我知道它是架構在「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底下,作為一個城市藝術活動的雙年展,我認為須要走出校園、把展覽擴延到校園之外,在大臺北地區展出。所以我從主展台「閱讀膠囊」延伸出「超日常衛星站」的想法。這個衛星站是從主展台的空間結構出發,結合展場中常見的「臺座」這種美術館作品承載物所衍化出來的設計。「臺座」上有一個展示紙本小說的微型櫥窗、駱以軍《翻牆者》小說的電子書版本、駱以軍親聲朗讀的《翻牆者》有聲書,以及雙年展期間與我們串連的大臺北地區十多家藝文機構同時期的展覽資訊,它就像是一個從「超日常」展覽派生出去的作品/展覽,會在雙年展展期間在城市的美術館、畫廊和書店巡迴展出。

張君懿X駱以軍,《翻牆者》之「超日常衛星站」「超日常衛星站」中的電子書

問:那麼以小說啟動展覽機制後,能不能談談這次展覽中,有哪些作品跟駱以軍的小說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張:除了作為第一位作為參展藝術家的小說家駱以軍的介入之外,我也邀請了詩人、劇作家,也向藝術家提到了或許可以文字書寫的方式介入。和駱以軍的小說文本最直接相關是法國藝術家皮埃爾-倫特・卡西爾(Pierre-Laurent Cassière)的《片刻》,藝術家提到駱以軍的小說中有一段關於陳老師宿舍的描繪,其中的空間氛圍就像是某個老電影場景,時間彷彿在這個房間裡全面停滯了,他對此印象深刻。但是在這個作品中,他並非想要再現小說的場景,而是通過小說文字的刺激,連結他原本的創作脈絡,一些和聽覺、視覺以及身體感知相關的創作想法。他在一張樣式老舊的鐵桌上放置了一個電風扇,當觀眾一靠近房舍時,就會聽見電風扇運轉的聲音,聲音佔據了整個空間,當身體靠近電風扇時,也會明顯感受到強烈的風量,但電風扇看起來卻是完全靜止的。即便展場空間十分空曠,這件作品仍讓人感覺是如此地「在場」。藝術家改變了燈光閃爍的頻率,讓實際上正在快速運轉的風扇葉片看起來是靜止的;讓光線出現的每一瞬間,人們所看到的葉片剛好落在同一個定點。藝術家表示這件作品對他而言十分特別,有別於他過去在一般美術館空間的作品展呈經驗,這件作品是他首次使用傢俱這種現成的物件。這也是我在策展機制中試圖推進的部分,讓藝術家的參展和做作品這件事共同生成,甚至成為藝術創作另一個向度開啟的契機,所以我也傾向把佈展時間拉長(因為佈展工作進行時往往刺激作品想法的時刻),鼓勵藝術家而在適度的條件下做出原本計劃以外的作品。

藝術家皮埃爾-倫特‧卡西爾(Pierre-Laurent Cassière)(左)與策展人張君懿(右)於法國馬賽

皮埃爾-倫特‧卡西爾(Pierre-Laurent Cassière)於臺藝大北區藝術聚落
皮埃爾-倫特‧卡西爾(Pierre-Laurent Cassière)於臺藝大北區藝術聚落佈展中
皮埃爾-倫特‧卡西爾(Pierre-Laurent Cassière),《片刻》,2018年,聲音裝置。

問:藝術家的身份或者說創作經驗對妳的策展實踐來說應該相當重要,妳是如何看待藝術家/策展人的這種雙重身份?

張:策展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把藝術思考開展成公眾事務的過程,可以去思考怎麼佈署作品,去架構一個展覽的敘述。確實我對策展實踐的思考,跟我的藝術創作背景有很大的關係,我會以藝術家的角度策劃展覽,不可否認藝術創作這件事始終是我策劃展覽時所關注的核心。換句話說,從一個作為「照料者」的策展人角色來說,很多時候我的策展方式是從我自身的經驗出發,去設想展覽可行的運作模式。例如就我過去在國外的參展經驗來說,往往開幕的時候才知道其他參展藝術家做什麼、展什麼作品,才知道原來所參加的展覽整體是什麼樣貌,經常是依照很有限的線索決定自己要提呈什麼作品展出,這讓我發現「做作品」和「展覽」之間常常是有斷裂的,它們是分開的兩件事。所以當我回到臺灣策劃展覽的時候,我常思考有沒有可能讓參展和做作品匯聚成同一件事,或甚至有沒有可能讓「參與一個展覽」成為開啟藝術創作其他可能性的契機。

劉和讓(左)與張君懿(右)在作品《大觀別墅-極短篇》前方庭院

也因為我以藝術創作的方式思考展覽生成的可能性,所以我覺得最享受的時刻就是和藝術家天馬行空地討論作品,有時候討論作品的目的不見得只是把展出作品確定下來,而只是透過對話讓能量相互流通,或者只是簡單的作品討論,就這樣各自陷入作品想像的世界也很美好。所以相對地,我不排除展覽生成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爲那也是創作過程的一部分,而且很多創造力、有意思的想法,便是從不確定、渾沌的狀態中湧現出來的。總之,從我目前策展主要是朝創作型態發展,至少我期許我所策劃的展覽,不只是把好的作品聚集起來展出,也不只是暫時把作品拘留在一個固定的場所,而是希望更回到藝術創作主體,讓展覽能夠以更有創造力的方式生成,而作為一個在未來開啟更多可能性的平台。(「超日常」的展覽實踐——訪談策展人張君懿(上)

* 本篇訪談節錄自「藝術超日常」論壇與工作坊系列活動之「我們都只是翻牆者」及「當代藝術策展的未來想像」座談(訪談&文字整理:張韻婷、盧思諭;照片:劉薳粲)


張君懿

藝術家/策展人,近年創作關注如何在「遊戲/事件」之間重新複現永逝之物、在瞬息萬變之中襯托出持存的永恆。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創作博士、法國魯昂藝術學院碩士,曾獲德國「格爾達.漢高」與法國「遠見與創新」獎學金,於法國人文之家世界研究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師從法國思想家朱利安( François Jullien)。


延伸閱讀:
 關於「空氣草-當代藝術中的展演力」
 空氣草的生長姿態——張君懿訪談錄  
低限的後自然美學之發聲──從遊戲的心靈,看空氣草的振動之力 | 文/高千惠
 談「空氣草」的植物性意象及其強∕弱策進|文:王聖閎  
 從「空氣草」到「交陪境」:談一種原生性藝術理論的可能 | 文:王聖閎


* 策展人訪談語音資料來源:

「藝術超日常」論壇與工作坊

◈「我們都只是翻牆者」

場次 A|2018/11/25(日)12:00-14:00 有章藝術博物館2F

與談者|駱以軍(小說家)、張君懿(策展人&藝術家)

主持人|張韻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


場次 B|2018/11/25(日)15:00-17:00 誠品敦南店(2F藝術書區)

與談者|駱以軍(小說家)、張君懿(策展人&藝術家)、劉佳旻(獨立編輯)

主持人|張韻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


場次 C|2019/1/6(日)19:30-21:30 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

與談者|駱以軍(小說家)、張君懿(策展人&藝術家)、劉佳旻(獨立編輯)

主持人|張韻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


◈「當代藝術策展的未來想像」

時    間|2019/1/6(日)13:00-15:00

與談者|

許峰瑞(「2018 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策展人)

羅禾淋(「2018 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策展人)

張君懿(「2018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超日常 Daily+」策展人)

主持人|張韻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