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顧:林斯諺
◈「哲學家眼中的文藝腔」
時 間|2018/12/22(六)13:00-15:00
主講者|林斯諺(推理小說家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本次「哲學家眼中的文藝腔」講座中,同時身為推理小說家與哲學家雙重身分的林斯諺聚焦在「推理小說」這一特殊文類,分別以小說家、哲學家角度梳理這樣的類型文學中,文學、哲學、藝術的交雜實例。
林斯諺首先以推理小說家的角度分別提出「文學與藝術」、「文學與哲學」如何相遇。推理小說與藝術的交集可追溯至早期推理小說蘊含的隱喻式關係——「兇手是藝術家,偵探是藝術鑑賞家」。此句出自美國推理小說家范達因(S. S. Van Dine)的小說中,指出兇手犯案如藝術家創作一般,有著自己的筆觸、風格,而偵探即是來「欣賞」這個作品的人。由兇手製造謎團、由偵探解謎(如同觀眾解讀作品)的隱喻被後續許多推理小說援用,且這樣「謀殺的隱喻」在許多小說中已超越隱喻層次,實際上與小說的角色身分形成雙關,抑或小說創作者本身即擁有藝術家的雙重身分,如澳洲小說家奈歐‧馬許(Ngaio Marsh)的作品即散發著一種無法割捨的藝術氣息。而當推理小說遇上「哲學」時,林斯諺提到,兩者的交會點在於皆強調「思辨」與「邏輯」。「哲學推理小說」指一種以文學為載體,在故事中傳達出哲學反思的作品。
《無名之女》為林斯諺2012年的推理小說作品,講者以此為例,說明若「文學」、 「藝術」、 「哲學」三者匯流成河時會激盪出何種火花。在此文學作為表達「形式」、藝術為「材料」、哲學則是小說要帶出的「主題」,此書藉由離奇再相遇的故事探討哲學上「人格同一性」的議題。
接著林斯諺切換身分,以哲學家之眼看待藝術與文學。哲學思考隱含一種「後設」思維,意即跳開既定框架「退一步」重新看待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藝術哲學」即是一種看待藝術的後設思考——對於「藝術是什麼」提出討論,鬆動原本固化的認知框限;同理,「文學哲學」則是對文學提出後設思考,在文學哲學中「虛構性」的探討更是呼應著本次「超日常」展覽中以「小說」作為文本的開端。
回應本次「超日常」的策展主題,林斯諺將「謀殺」與「日常」兩個看似迥異的概念並置討論,令人感到沉重與驚異的「謀殺」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能如何相遇?事實上在早期推理小說的發展就有日常元素,但以短篇居多,顯示一種推理小說書寫與閱讀之間的關係模式:人們無法以幾百頁篇幅的耐性去閱讀一個沒有凶殺案的情節,作者需要「回饋讀者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謀殺案」情節似乎成了推理小說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日本則有稱為「日常之謎」的推理小說,指一種有犯罪情節卻同時瀰漫著「日常氛圍」的推理小說。
然而何謂推理小說的「超日常」?如果推理小說中存在著「謀殺」情節之必要,以此推演推理小說的「日常」就是「犯罪」——「推理小說的超日常便是無犯罪」,林斯諺提出如此見解。不同於以「日常」作為氛圍的日常之謎小說,林斯諺觀察到另一處尚待墾拓的沃地——一本「沒有犯罪情節」也「沒有日常氛圍」的推理小說之可能性。若抽離了推理小說倚賴的「犯罪」之後,推理小說還能有其精彩可讀之處嗎?回扣本次演講內容,林斯諺在講座結尾拋出了如此具「後設性思維」的推理小說創作方向,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