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顧:劉和讓、蔡宛璇

「藝術超日常」論壇
◈ 「不在場的如臨時光」
時    間|2019年1月12日(六)15:30-17:30
與談者|劉和讓(參展藝術家)、蔡宛璇(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蔡宛璇

同為臺藝大校友的兩位參展藝術家劉和讓、蔡宛璇,在本次論壇中回望了自身的藝術養成背景,並以今日的展出作品呼應了遙遠的過去時光,從對話中挖掘記憶,分享在藝術創作裡持續不斷進行的自我對話。

藝術家劉和讓

劉和讓在參展作品《大觀別墅——極短篇》中,穿插佈置了過去藝專時期的雕塑作品,也提起當年在學院環境裡,找不到對話對象所帶來的失落感。藝術家進駐的展場,是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在經過整修而翻新的屋宅背後,屬於過去的印象仍和今日的自己夾纏不清,劉和讓以「虛榮排場」進行譬喻,讓今日現身於展場的舊作,彷彿也因這些整修工程,成為今日《大觀別墅」裡的全新物件,「虛榮排場」與藝術家在雕塑物件的清冷調性形成強烈對比。藝術家引用了日本思想家本居宣長的話語:「⋯⋯對應有所感的事物,皆以有所感的心來感受,這種感動就是『知物哀』。」無論是那些佇立於此的細長展品,或者經過細細打磨卻不易被人察覺的二樓地板,都暗自湧現創作者最細微的感性變化。在主持人張韻婷的追問下,劉和讓也表示,「文字」以其單一形式所造成的內容最大化,有如「平面化」般的創作,是他在藝術創作中所嚮往達成的目標。

藝術家蔡宛璇

書寫已成為日常習慣的藝術家蔡宛璇,將文字視為一種好玩的創作材料,透過極具私人性的詩句書寫,也讓學生時代的自己得以被安放。從過去就讀於藝院時期,到負笈法國求學期間,藝術家的的創作面向都比較聚焦在「建構自我」,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回到臺藝大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環境,面對周邊環境在物理空間上的諸多改變,她逐漸將眼光轉向對這個環境本身的關注,去完成過去的自己尚未能達成的任務。浮洲這個地方擁有充分的水文關係,湳仔溝和人們的生活、經濟活動緊密相連,但處在都市邊陲的地理位置,讓當年離鄉讀書的藝術家,感受到強烈的後現代城市體驗。在這次的創作中,蔡宛璇試著將自我的主觀性推開一些,讓「尋找材料」取代「自我書寫」,將印刷鉛字這門古老技藝,運用於水與人的互動關係上。主持人張韻婷也指出,藝術家將即將消失的鉛字,嵌入即將要被拆掉的房子內,以低調卻暗藏暴力的手法帶給觀者震撼;作品與場所彼此間的存在,因而被更加緊密地牽引起來。


藝術家蔡宛璇提供之鉛字藝術家蔡宛璇帶至現場之鉛字銅模(「日星鑄字行」特例出借)

透過寫信給展場周邊鄰居來描寫當年學習狀況的藝術家劉和讓,所謂的再書寫,即是用現在的藝術家身份與眼光,重新回顧過去的記憶。藝術已然滲進人生,成為自己和平常生活狀態的關係。藝術家蔡宛璇在迎接這場展覽所拋出的文本挑戰時,因小說內容的時代背景,更加確定自己想回應的主題,是臺灣當年因快速工業化而造成自然河川急遽消失的年代。無論是小說文本或過去的文史資料,都成為創作者的文字遊戲場,共同構成一片充滿詩意的視覺景象。(文/盧思諭)

論壇現場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