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顧:許峰瑞、羅禾淋、張君懿

「藝術超日常」論壇

◈ 「當代藝術策展的未來想像」

時    間|2019年1月6日(日)13:00-15:00

與談者|

許峰瑞(「2018 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策展人)
羅禾淋(「2018 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策展人)
張君懿(「2018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超日常 Daily+」策展人)

主持人|張韻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

論壇現場

三位風格相異的新生代策展人許峰瑞、羅禾淋、張君懿齊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策展案例與策展思維,進一步思索展覽策劃中所面臨到的機構體制、社會關係、歷史脈絡、場地空間等框架。羅禾淋以「超機體」為例,說明異於臺灣在地性路線的科技藝術策展思考。許峰瑞舉出「展・歐德・展」及「歲月違章」兩檔展覽,提出對既有體制和場所歷史的抵抗與平衡。張君懿將「超日常 Daily+」一展以特殊的策展機制,轉化出場所、文本和作品之間的聯動關係。

策展人羅禾淋

面對「2018 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在先天上的限制,包括主辦單位的方向、場地空間與媒材的限制,以及夾帶過去累積數屆的歷史包袱,羅禾淋嘗試去描繪人工智慧的未來預言,想像人們在將來如何跟人工智慧共生共存。他採用跨領域的角度去展呈作品,試圖在人類未來科技的軸線上提出思考,與此同時,他必須考量到藝術節的話題性、國際性,以及具有吸引媒體的新聞性。而2019年「大內藝術節」則具較大的自由度來策劃當代藝術作品,同時希望能促使當地社區的居民不再對藝廊參觀存有壓力,能以雙腳輕鬆走進畫廊體驗作品。

策展人許峰瑞

許峰瑞回應了張君懿的策展想法,並試著擴充葛羅伊斯(Boris Groy)「策展人是比較世俗化的藝術家」的概念,讓策展人的作用不僅是指認藝術作品,同時必須處理空間和社會脈絡的關係。許峰瑞關注的是展覽本身,而不只是藝術家與藝術作品。他認為,回到當前的社會而言,策展人應該對展覽的公共性提出不同的觀看角度,也應拉出和商業體制運作的不同之處,思考展覽究竟該做給誰看?在寶藏巖策劃的「歲月違章」,讓策展人體會到框架的存在其實促使了更高的自由產生,也讓策展人在面對當地歷史時,反省藝術可能產生的傲慢,以及藝術家介入當地時,產生的居民干擾和期待落差。

策展人張君懿

張君懿從「超日常 Daily+」的展覽實踐層面開始,談及小說家駱以軍作為第一位參展藝術家的源由,以及對於北區藝術聚落從舊眷舍轉化成當代藝術展場的想法。在雙年展的架構下,許多國外的參展藝術家可以透過小說這個參考文本,在提呈作品前從中得到創作發想的靈感。小說本身對現實的再創造,得以在物理上的場所開啟不一樣的視野,並成為一種共享資源,在創作者的思想源頭產生作用。展覽中分區、分線如接龍般的發展方式,亦刺激藝術家們的創作過程。最後,小說文本又以「閱讀膠囊」、「翻牆指南」文字碑等展呈形式,回歸到美術館的展示脈絡,展開有別於圖書館或書店系統的視覺形式。

主持人張韻婷

三位策展人都對展覽策劃時的框架深有所感,各自延伸出相對應的策展方法。體制之所以會形成,往往是為了系統運作上的最佳化;然而,這是當下的我們所認為的最佳化,而非屬於未來的。對於框架的消融,考驗著現在的我們能否抓取僅剩的自由意志進行思考。當藝術作品進到空間時,策展人應該如何兼顧藝術性、又有想像性地進行策展實驗?這都是今日的策展人所必須面臨的諸多挑戰。(文/盧思諭)

論壇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