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顧:陳貺怡

「藝術超日常」論壇

◈ 「現當代藝術中的日常」

時    間|2019年1月3日(四)13:00-15:00

講者|陳貺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

講者陳貺怡老師陳貺怡教授

「日常」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題,對人們而言不是件陌生的事,但要細說「藝術」與「日常」之間的難分難捨卻不容易。本次論壇講者陳貺怡老師,從西方繪畫系統的意涵追索,到現當代藝術的「日常美學」抬升,為聽眾爬梳出一條清楚有力的脈絡。以早期的繪畫而言,「模仿」是藝術重要的功能,也是西方藝術系統裡反覆出現的「再現」主軸。如何將人類的行動透過繪畫再現,好凝結成為一永恆且高貴的形象,廣為世人流傳,是歷史畫中最重要的主旨,譬如,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描繪亨利四世逝世成聖,必須透過虛構和誇飾的筆法,將凡人的生老病死,轉化成偉大而神聖的儀式。


到了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筆下發生在市井小民屋中的日常瑣事,如寫信、倒牛奶、替家中寵物抓蝨子,都成了畫家凝視的對象。這些被轉化成畫布上的日常活動,雖然被世人視為平庸之事,卻也在一片祥和景象中閃耀著日常生活的美感。而風俗畫的出現,和過去歷史畫中為了逃避日常生活中的無聊而刻意戲劇化的表現,形成了「平凡」與「超卓」彼此之間的對峙。人們對日常主題的觀感逐漸產生改變了,理論家提倡著:人們不應該因輕視它而放棄存於日常生活中的意義,而是要由衷地感受並挖掘事物單純的存在。繼之印象派的出現,也對繪畫史造成極大的衝擊。儘管印象派被批評是從日常取材而進行的形式研究,但是印象派畫家繼承了荷蘭畫家們的路線,為後來上場的前衛主義開出先聲。到了前衛主義者如馬勒維奇(Kazimir Malevich),不足五十年間的演進時間,已經從根本上轉移了繪畫跟日常的關係——日常生活不再是再現描繪的對象,而成為辯證的現場。

陳貺怡教授


現場觀眾


前衛主義者嚴肅地思考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也思考藝術是否能影響日常、進而改變生活。風格派(De Stijl)、構成派(Constructivism)、包浩斯(Bauhaus)等,都試圖提出各種方法來貫徹「藝術改變生活」的烏托邦理念。隨著歷史進程,「日常美學」主題在當代藝術家的努力下脫胎而出。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認為,藝術作品不應該是外於生活的,而應該與人們經驗之內的生活本身重新產生連結,亦呼應了十七世紀荷蘭畫派的精神。

杜象(Marcel Duchamp)和約翰・凱吉(John Milton Cage)的信仰者,不斷從藝術實踐方面著手。杜象所宣稱的現成物,是透過藝術家的選擇,將日常生活裡面的尋常用品,升級成為藝術作品。約翰・凱吉認為,藝術的源頭在於人的感官察覺能力,一旦感官能力提升了,就能看見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藝術。藝術本來就在那裡,端看人們能否使用它、感受它。安迪・沃荷(Andy Warho)挪用可口可樂的影像,從屬於每個人的日常經驗裡直接取材,使得藝術前所未有地平民化了。普普藝術家們不再肩負超凡入聖的任務,而終其一生是平凡人的身份,以平凡事物製造出「日常美學」。對許多藝術家而言,生活裡頭什麼都有,如果有所謂的完全藝術的話,那即是生活。不假外求的態度,使得生活不需改變,但因人的內在敏銳性而成為藝術。

陳貺怡教授

陳貺怡老師亦引用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對今日神話的提問,舉出「神話與日常」的關係,導出日常的神話化現象,像是都市裡的商店街也能在想像下塑造成為某種現代神話。隨著歷史中大敘事的破滅,個人神話逐漸成形,原本不死、永恆的「神話」,被打入日常凡塵。同時,日常生活也可能被升級至神話層級,在媒體廣告和攝影技術的推波助瀾下,日常透過現代的圖像被重新書寫,成為人們心中的神話。藝術史、藝術理論隨著個人神話的出現而失去力量,藝術家的日常生活與自我敘事,甚至顛覆了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在日常美學的思考下,我們擁有了比日常再多一些的「超日常」。經由陳貺怡完整而清晰歷史爬梳,開啟了我們對於日常多樣面貌的好奇,究竟這些是生活還是藝術、是日常或者是神話?(文/盧思諭)

座談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