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顧:賴志盛&張君懿

◈ 「重組居所的模態」
時    間|2018年12月8日(六)13:00-15:00
與談者|賴志盛(藝術家)、張君懿(策展人)
主持人|張韻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

本次「重組居所的模態」座談中,藝術家賴志盛從北區藝術聚落的環境觀察,談到創造《浮洲》這件作品的歷程、自身創作脈絡的爬梳以及創作實踐的相關問題。在賴志盛的作品中,人與空間的關係往往經由感知狀態的調度,促使參與者產生一種與日常有著「些微差異」的經驗。《浮洲》是一個略微懸離地面的長型裝置,當觀眾步入展場,旋即進到藝術家在此地創造出的穿越空間的另一個中介,而支持這個橫亙於場中央的,是從屋子內各種電線管道孔洞延伸的鋼索。觀眾的踩踏與行走,如同以自身存在對這間屋宅最脆弱的神經進行擠壓。

藝術家賴志盛

策展人張君懿則以繪畫經驗為例,將觀者進入《浮洲》時的抽象身體感受,轉化成一幅不斷更新流動的繪畫。策展人形容觀眾閱讀這件作品時的位移以及姿態,彷彿落在畫紙上的筆觸,垂擺於確定與不確定之間,隨著身體在空間中的移動,形成感知上的轉折與完成。

策展人張君懿

賴志盛認為,觀眾與空間互動時,迎接「感覺」的發生,往往是最重要的。藝術家以觀看海浪為例,強調景觀之所以能夠打動人,是由於一種大自然的整體性,這種動人的經驗毋須依靠智性的理解即可完成。對他而言,空間不僅僅發揮乘載物的功能而已,如何「讓出」部分空間以達到整體性,是思考觀眾與空間互動關係時的重點,而即便是留白的部分,也將成為作品整體的一部分。
主持人張韻婷

藝術家隨之回顧了過去的作品《原寸素描》。他談到年輕時曾在多處廢墟創作的經驗,也論及進入中性空間屬性的畫廊,拉出了「人如何看待空間」的思考脈絡。另一件作品《邊境》,則使觀眾必須在離地約一尺的高度上,以身體沿著牆面繞行參觀,本質上即是藝術家對於空間的「素描」活動。藝術家表示,人與空間的關係,可能是自由的,也可能涵蓋相互抵抗的政治性。

對賴志盛而言,每次的創作都是一場與空間的深入交手,也是創造上的不斷啟動。在時間與精神上的大量耗費,成為藝術家自稱「不合時宜」的創作態度,卻也將作品導向一種「具創造性的感性」,而非戲劇性地落入多愁善感的窠臼。這種「狗狼時刻」般恰到好處的感性拿捏,成為論壇的討論焦點。
(整理/盧思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