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顧:駱以軍 & 張君懿

「藝術超日常」論壇
◈「我們都只是翻牆者」
場次A|2018年11月25日(日)12:00-14:00 有章藝術博物館
場次B|2018年11月25日(日)15:00-17:00 誠品敦南店
與談者|駱以軍(小說家)、張君懿(策展人)、劉佳旻(《翻牆者》編輯)
主持人|張韻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小說家駱以軍

「這是最奢侈的空間」,初次參與當代藝術展覽的駱以軍如是說。「即使連世界上最厲害的藝術家,也無法重現的時光流逝的場景。」駱以軍談起第一次跟隨策展人張君懿來訪板橋臺藝大時,即被北區藝術聚落裡數棟「天空之城」般的廢墟意象打動。艷夏時節裡,櫛比鱗次、相互挨擠的平房建物,引發小說家豐富的想像,更喚起駱以軍在永和眷村成長的記憶。作為小說家心中「遺落」的象徵,這些與一般白盒子空間殊異的展場,讓駱以軍不禁想起八〇年代大批外省人自臺灣遷往國外的年代,少時懵懂不解而轉眼間社區居民人去樓空的印象,以及流連於廢墟探險、藉著屋內遺留物件臆測的經驗,持續與眼前的北區藝術聚落空間交疊,激發小說家的書寫靈感。

駱以軍書寫之小說《翻牆者》,作為第一件介入雙年展的作品,受邀參展的藝術家們以實際空間和此文本交互對照下,開展出此次雙年展的現地創作。其中宛如深海沈船、遙遠遺族般的屋陣風景,在光的撩亂與斷垣殘壁交織出的意象中,一種妖異豔麗的生命張力緩緩成型。《翻牆者》中細膩且魔幻的筆法,舒展出微血管脈狀般虛實雜揉的故事情節。

策展人張君懿「超日常Daily +」策展人張君懿

策展人張君懿在籌備展覽之初,面對此地未定的命運以及獨特的展場空間,她開始思考一個藝術展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爲何?何種策展機制可觸動參展的藝術創作與展覽場所之間的關係?一場文本與藝術的策展實踐於焉展開。藉著有別於文史資料的勘察考究,小說的意象打開了另一種維度的思想碰撞,進而產生出文本、作品與場所的交互對話。《翻牆者》在寫作完成後,即刻翻譯給各國藝術家閱讀,讓原本平面的展場圖照,在創作的想像領域中因故事而立體活化。

對於文字本身的處理,《翻牆者》編輯劉佳旻提出顛覆於一般小說閱讀的作法,她從「視覺」與「聽覺」的感受著手,讓書中文字彼此錯落斷分,字體大小在紙張上膨脹,有如傳入讀者耳中的音量。視覺設計者賴柏燁也以逼近頁面框架的段落編排,讓文字呼應「翻牆」的主軸,彷彿欲從紙頁的緣邊翻躍湧出。

除了以上視覺形式的巧思變化,策展人張君懿以藝術作品而非販售流通書籍的概念來處理這本實體小說,並以「閱讀膠囊」的空間設計,帶給讀者閱讀時的私密感受。在其他藝廊、美術館、獨立書店間巡迴的「超日常衛星展臺」,包含電子書與有聲書的視聽功能,讓小說與展覽在各個單位間串連發酵。當觀眾親自來到北區藝術聚落參觀時,也能在穿梭巷弄時,讀到散佈在展場的「翻牆手冊」,是來自於小說中所描寫的空間意象的文字碑。

駱以軍&張君懿,《翻牆者》之「閱讀膠囊」,2018。

駱以軍&張君懿,《翻牆者》之「超日常衛星站」,2018。

駱以軍&張君懿,《翻牆者》之「翻牆指南」之一,2018。(展場中共有12個件)

編輯劉佳旻

設計賴柏燁

小說作品曾被多次改編成戲劇的駱以軍表示,以往大多是擔任「被跨界」的角色,這次參與「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超日常Daily+」,是首次將創作以主動的方式介入展覽。其他受邀藝術家的創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回望文本中的意象,甚或開拓出更幽微的日常面向,如臺灣藝術家賴志盛的《浮洲》,從屋子內裡延伸出來的鋼索,「如同內在傷害的自我展示」。法國藝術家皮埃爾-倫特・卡西爾的《片刻》,使物件詭奇地遊走於靜止與轉動間,彰顯時間從不停止流逝的殘酷現實,是駱以軍最喜愛的作品之一。藝術家史蒂芬・帝德的《無暗之界》,美若小說《金閣寺》,更如轉瞬即逝的流星光痕。

在論壇接近尾聲時,總習慣用玩笑話逗樂觀眾的駱以軍,一反常態以肯定的語氣指出:「《翻牆者》絕對是我今年寫過最好的小說。」、「如果將來人們想要研究我書寫中那些不停重複出現地挨擠晦澀幽暗的意象緣由,或許可以在這本小說中找到答案。」這位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家,以日常的景致為基底,如魔術般的撩人戲法,翻出現實的圍籬,以文字持續刺激觀者的想像維度。(文 / 盧思諭)